im钱包官方下载
数字资产服务平台

im钱包官方下载是全球著名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之一,主要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资产的币币和衍生品交易服务。

tokenpocket钱包官方入口|波茨坦公告

时间:2024-03-08 20:19:29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_百度百科

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播报讨论上传视频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的公告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波茨坦公告》(英语:Potsdam Declaration)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1]。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1945年8月15日 [2],日本昭和天皇发表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停战诏书,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中文名《波茨坦公告》外文名Potsdam Declaration别    名《波茨坦宣言》签订时间1945年7月26日相关国家中国、美国、英国、苏联,日本 [1]目录1历史背景2签订过程3中文公告全文4历史意义历史背景播报编辑苏、美、英三国首脑于波茨坦举行会议1945年7月17-8月2日,苏、美、英三国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三次首脑会议。参加会议的除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7月28日以后由新任首相艾德礼替代)以外,还有三国外交部长、参谋长等人。会议的召开正值德意法西斯已相继覆灭和日本法西斯即将彻底崩溃之际。随着德意的战败,如何分享战争的胜利果实,如何使战后世界和平的安排对自己有利等问题,成了美国、英国和苏联几个大国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国首脑就占领德国的原则、德国战争赔偿、德国边界划分、战后欧洲其他国家的处置和盟国对日作战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8]签订过程播报编辑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公告要求战后根除日本军国主义,惩办战争罪犯,消除阻止日本民主趋势之复兴和增强的一切障碍,取消日本的军事工业。公告重申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精神,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同盟国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并确定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对日本的指定地点实施占领,一旦达到本公告提出的各项目标并建立了能表达日本人民的意志、倾向和平的负责任的政府后,同盟国便当撤走全部占领军。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声明加入《波茨坦公告》,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9日,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这大大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缩短了中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胜利的进程。14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并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 [5] [7]中文公告全文播报编辑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波茨坦公告》(3张)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投降。全文如下: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今集中对待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机会,投降国并且永不称霸。(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撤退。(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3-4]英文抄本 [9](《波茨坦公告》中文英文抄本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英文抄本收藏于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 [6] [9]历史意义播报编辑《波茨坦公告》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原则。《波茨坦公告》的发表,对于全世界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同时,公告就战后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做出了规划和安排,是奠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它的精神,对于今天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波茨坦公告(全文)

波茨坦公告(全文)

|

English

首页

涉南海问题立场文件

发言人表态

政策法规

外交部新闻

大使活动

南海介绍

首页 政策法规

波茨坦公告(全文)

2016/05/30

  历史文献:波茨坦公告(又译波茨坦宣言)

中英美三国波茨坦宣言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发表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提出劝告,予以一机会以向三国无条件投降,免日本全体人民遭受战争之惨祸。

  (二)三国陆海空部队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对日本全面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自由人民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使用,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终必全部残毁。

  (四)时机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而将日本帝国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许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铲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建立。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到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而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须经盟国之军队予以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其返乡,得以和平从事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赔款所需要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时,日本得依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保障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届时三国占领之军队即撤退。

  (十三)吾人劝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中文抄本)

附件: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6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 邮编:100701 电话:86-10-65961114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

《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字体:大 中 小】

(1945年7月26日)

  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全文如下: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 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待日本之星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1945年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向议会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责任编辑: 郭桢

【E-mail推荐

 

Potsdam Declaration | Birth of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Potsdam Declaration | Birth of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Potsdam Declaration

Proclamation Defining Terms for Japanese Surrender

Issued, at Potsdam, July 26, 1945

We-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rime Minister of Great Britain, representing th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our countrymen, have conferred and agree that Japan shall be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end this war.

The prodigious land, sea and air for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British Empire and of China, many times reinforced by their armies and air fleets from the west, are poised to strike the final blows upon Japan. This military power is sustained and inspired by the determination of all the Allied Nations to prosecute the war against Japan until she ceases to resist.

The result of the futile and senseless German resistance to the might of the aroused free peoples of the world stands forth in awful clarity as an example to the people of Japan. The might that now converges on Japan is immeasurably greater than that which, when applied to the resisting Nazis, necessarily laid waste to the lands, the industry and the method of life of the whole German people.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our military power, backed by our resolve, will mean the inevitable and complete destruction of the Japanese armed forces and just as inevitably the utter devastation of the Japanese homeland.

The time has come for Japan to decide whether she will continue to be controlled by those self-willed militaristic advisers whose unintelligent calculations have brought the Empire of Japan to the threshold of annihilation, or whether she will follow the path of reason.

Following are our terms. We will not deviate from them. There are no alternatives. We shall brook no delay.

There must be eliminated for all time the authority and influence of those who have deceived and misled the people of Japan into embarking on world conquest, for we insist that a new order of peace, security and justice will be impossible until irresponsible militarism is driven from the world.

Until such a new order is established and until there is convincing proof that Japan's war-making power is destroyed, points in Japanese territory to be designated by the Allies shall be occupied to secur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basic objectives we are here setting forth.

The terms of the Cairo Declaration shall be carried out and Japanese sovereignty shall be limited to the islands of Honshu, Hokkaido, Kyushu, Shikoku and such minor islands as we determine.

The Japanese military forces, after being completely disarmed, shall be permitted to return to their home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lead peaceful and productive lives.

We do not intend that the Japanese shall be enslaved as a race or destroyed as a nation, but stern justice shall be meted out to all war criminals, including those who have visited cruelties upon our prisoner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hall remove all obstacles to the revival and strengthening of democratic tendencies among the Japanese people. Freedom of speech, of religion, and of thought, as well as respect for the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shall be established.

Japan shall be permitted to maintain such industries as will sustain her economy and permit the exaction of just reparations in kind, but not those which would enable her to re-arm for war. To this end, access to, as distinguished from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 shall be permitted. Eventual Japanese participation in world trade relations shall be permitted.

The occupying forces of the Allies shall be withdrawn from Japan as soon as these objectives have been accomplished and ther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reely expressed will of the Japanese people a peacefully inclined and responsible government.

We call upon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to proclaim now the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of all Japanese armed forces, and to provide proper and adequate assurances of their good faith in such action. The alternative for Japan is prompt and utter destruction.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Nihon Gaiko Nenpyo Narabini Shuyo Bunsho : 1840-1945" vol.2, 1966)

Copyright©2003-2004 National Diet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Outline

Outline Part 1 Military Defeat and Efforts to Reform the Constitution

Outline Part 2 Creation of Various Proposals to Reform the Constitution

Outline Part 3 Formulation of the GHQ Draft and Response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Outline Part 4 Deliberations in the Imperial Diet

Outline Part 5 Enact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ies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ies Part 1 Military Defeat and Efforts to Reform the Constitution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ies Part 2 Creation of Various Proposals to Reform the Constitution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ies Part 3 Formulation of the GHQ Draft and Response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ies Part 4 Deliberations in the Imperial Diet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ies Part 5 Enact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Main Issues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the Emperor System

Renunciation of War

Guarantees for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A New Bicameral System

Judicial Review of Constitutionality

Local Self-Government

Archives

Historical Figures

Glossary and Abbreviations

List of Documents

Chronological Table

The Constitution and Other Documents

Links

Bibliography

About This Site

National Diet Library

Gallery

Site Map

Top Page

Japanese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公告:波茨坦公告(全文) - 知乎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公告:波茨坦公告(全文) - 知乎首发于国史馆总裁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公告:波茨坦公告(全文)及第状元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也叫《波茨坦宣言》。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又叫“柏林会议”。波茨坦会议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丘吉尔在大选中失败下台、为新上任首相的艾德礼所代替)在柏林西郊的波茨坦举行二次大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关于苏、美、英、法4国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应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肃清纳粹主义,消灭垄断集团,重建德国经济。关于德国战争赔偿问题,最后商定赔偿应由每个占领国从自己的占领区征收,苏联还从西方占领区取得所拆迁的德国工业设备的25%,其中10%是无偿获得,15%用粮、煤交换。会议承认了新成立的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并确定了波兰的疆界问题,会议决定设立苏、美、英、法、中5国外长会议,负责准备同欧洲战败国的和约。此外还讨论了对意、罗、保、匈、芬等国的政策及其加入联合国组织的问题。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3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必须实施。1945年8月2日,《苏英美三国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签字。——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发表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提出劝告,予以一机会以向三国无条件投降,免日本全体人民遭受战争之惨祸。  (二)三国陆海空部队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对日本全面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自由人民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使用,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终必全部残毁。  (四)时机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而将日本帝国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许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铲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建立。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到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而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须经盟国之军队予以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其返乡,得以和平从事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赔款所需要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时,日本得依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保障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届时三国占领之军队即撤退。  (十三)吾人劝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中文抄本)1.We-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rime Minister of Great Britain, representing th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our countrymen, have conferred and agree that Japan shall be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end this war. 2.The prodigious land, sea and air for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British Empire and of China, many times reinforced by their armies and air fleets from the west, are poised to strike the final blows upon Japan. This military power is sustained and inspired by the determination of all the Allied Nations to prosecute the war against Japan until she ceases to resist. 3.The result of the futile and senseless German resistance to the might of the aroused free peoples of the world stands forth in awful clarity as an example to the people of Japan. The might that now converges on Japan is immeasurably greater than that which, when applied to the resisting Nazis, necessarily laid waste to the lands, the industry and the method of life of the whole German people.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our military power, backed by our resolve, will mean the inevitable and complete destruction of the Japanese armed forces and just as inevitably the utter devastation of the Japanese homeland. 4.The time has come for Japan to decide whether she will continue to be controlled by those self-willed militaristic advisers whose unintelligent calculations have brought the Empire of Japan to the threshold of annihilation, or whether she will follow the path of reason. 5.Following are our terms. We will not deviate from them. There are no alternatives. We shall brook no delay. 6.There must be eliminated for all time the authority and influence of those who have deceived and misled the people of Japan into embarking on world 7.Until such a new order is established and until there is convincing proof that Japan's war-making power is destroyed, points in Japanese territory to be designated by the Allies shall be occupied to secur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basic objectives we are here setting forth. 8.The terms of the Cairo Declaration shall be carried out and Japanese sovereignty shall be limited to the islands of Honshu, Hokkaido, Kyushu, Shikoku and such minor islands as we determine. 9.The Japanese military forces, after being completely disarmed, shall be permitted to return to their home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lead peaceful and productive lives. 10.We do not intend that the Japanese shall be enslaved as a race or destroyed as a nation, but stern justice shall be meted out to all war criminals, including those who have visited cruelties upon our prisoner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hall remove all obstacles to the revival and strengthening of democratic tendencies among the Japanese people. Freedom of speech, of religion, and of thought, as well as respect for the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shall be established. 11.Japan shall be permitted to maintain such industries as will sustain her economy and permit the exaction of just reparations in kind, but not those which would enable her to re-arm for war. To this end, access to, as distinguished from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 shall be permitted. Eventual Japanese participation in world trade relations shall be permitted. 12.The occupying forces of the Allies shall be withdrawn from Japan as soon as these objectives have been accomplished and ther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reely expressed will of the Japanese people a peacefully inclined and responsible government. 13.We call upon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to proclaim now the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of all Japanese armed forces, and to provide proper and adequate assurances of their good faith in such action. The alternative for Japan is prompt and utter destruction.发布于 2022-06-08 11:00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文献​赞同 2​​1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国史馆总裁提笔直书心中气,不容青史尽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26日 00时00分   来源:新华社

【字体:大 中 小】

【E-mail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历史上的今天

  7月26日

    这是1945年7月至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右)、杜鲁门(中)和丘吉尔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28日,日本政府表示,对《波茨坦公告》不予理睬。

  1953年7月26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发动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武装起义,攻打蒙卡达兵营,失败后被捕,在法庭上发表了著名的自我辩护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1955年,他流亡美国、墨西哥,在墨期间创建了“七·二六运动”组织。

图为收存于中国航空博物馆的“初教五”。 新华社发

  1954年7月26日,中国第一次自己制造成功的初级教练机——“初教五”举行了试飞典礼大会。经严格的试飞鉴定证明,这批飞机性能良好,完全合乎标准。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飞机的历史,迈开了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走向制造的决定性一步。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颁布国有化法令,将一直在英、法两国控制之下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859年,由法国人投资,动用几十万埃及民工开凿苏伊士运河,12万埃及人付出了生命。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是埃及的主要外汇来源之一。

  1992年7月26日,中国游泳运动员庄泳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枚奥运会游泳金牌。(新华社记者李晓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责任编辑: 周光杨

 

释新闻|什么是《波茨坦公告》?_全球速报_澎湃新闻-The Paper

什么是《波茨坦公告》?_全球速报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释新闻|什么是《波茨坦公告》?澎湃新闻记者 樊诗芸2014-07-26 16:40来源:澎湃新闻 ∙ 全球速报 >字号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今天(7月26日)是《波茨坦公告》发表69周年纪念日。69年前,日本宣布投降并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第二次世界大战随之结束。外界普遍认为,这一公告对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究竟《波茨坦公告》的内容是什么,公告的背景是什么,对日本有什么样的影响?澎湃新闻用5个问题向您介绍其中的内涵。1.什么是《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又称《波茨坦宣言》、《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发表公告,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将共同致力于战胜日本、履行《开罗宣言》并敦促日本投降。2.谁参与签署了《波茨坦公告》?        在7月26日的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共同签署发表了公告。此外,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也参与了波茨坦会议,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在《波茨坦公告》中补签了斯大林的名字。3.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公告共计13条。1至6条回顾了对纳粹德国的战胜,表述战胜日本的决心,将在未来建立一个和平体系避免军国主义的重建。        7至12条重申履行《开罗宣言》,规定了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条件,即永久剔除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占领,解除军队武装,禁止军需工业等。        13条呼吁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4.《波茨坦公告》的签署背景是什么?        该公告是在德国法西斯投降,日本亚太战场屡遭失败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当时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认为可以不借助苏联力量而使日本投降,在此情况下,美国由急切希望苏联对日作战,转为担心苏联的介入影响其独占日本和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因此,美国和英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就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起草的敦促日本投降备忘录进行了协商修改,并在电请蒋介石签字后,以三国政府公告的实行发表。5.日本反应如何?        日本的反应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7月27日,日本首相铃木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不管美、英、中三国《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始终根据既定方针,向完成大东亚战争而迈进。29日,铃木首相发表声明,称美、英、中三国宣言无异于开罗会议,日本政府毫不关心,拒绝投降。        第二,8月6日,9日, 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昭和天皇裕仁10日通过瑞典及瑞士政府向中、美、英、苏四国照会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并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1收藏我要举报#波茨坦公告69周年#释新闻#波兹坦宣言#日本#开罗宣言#纳粹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English

全部频道

首页

本办介绍

国新要闻

新闻发布

政府白皮书

行政审批

国新专题

地方外宣

影视片

出版物

首页 > 国际关注

时间:

2015-07-27

来源:

人民日报

 

 

  

七月二十三日,游客在德国首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不容撼动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在德国波茨坦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原则。在《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士和团体纷纷表示,《波茨坦公告》是规范战后世界秩序特别是亚太地区秩序的重要法律文件,日本必须严格履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不容撼动。

  公告是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迈克尔·奈伯格是波茨坦会议研究的权威专家。他认为,波茨坦会议是二战后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理、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加快了战争进程,对日本的战争责任和战后处置原则做了明确规定,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重要价值。

  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德汇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尚·撷福说,《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行“国有化”是缺乏法律根据的。《波茨坦公告》与《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一道,为战后国际秩序构建了法律基础。撷福的外公曾在二战中参加对日作战,他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撷福说:“作为一名法律学者,我认为日本政府应该认真对待历史问题,维护二战后的和平国际秩序。”

  美国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就《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发表声明。声明指出,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理角度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公告第八章中的“吾人”是指签署公告的中、美、英三国,这意味着日本要控制任何“小岛屿”必须得到三国的一致同意。美中两国曾经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并肩作战,共同为二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更应该尊重历史,遵守和履行《波茨坦公告》等历史文件的规定,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共同作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贡献。

  英国诺曼底老兵协会前秘书长巴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波茨坦公告》的法理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应得到充分的尊重,而不是相反。“《波茨坦公告》的发表敲响了日本法西斯走向灭亡的丧钟,加速了盟军的胜利,规划了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演化的方向。今天,这一历史性的公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其严肃性和法理地位不容置疑。”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斯坦诺夫对本报记者表示,1945年8月日本方面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战后日本抛弃军国主义、惩罚战犯、启动民主改革等,也是认同公告法律效力的表现。但当前日本部分政治势力在战争认识问题上混淆是非,而且热衷“安保升级”、挑起海洋与领土之争,频频挑战二战胜利成果。基斯坦诺夫强调,《波茨坦公告》是当代国际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战后世界秩序特别是亚太地区秩序的重要法律文件,日本必须严格履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不容撼动。

  莫斯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尤里科维奇告诉本报记者,战后日本与中国等国家签署的诸多文件均清晰无误地证明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但日本出尔反尔,违反了公告的规定,不断挑起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尤里科维奇强调,日本某些政治势力企图否认、篡改二战历史的言行,不仅阻碍了俄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具有国际法依据

  德国记者赫斯特·陶伯特认为,《波茨坦公告》对建立战后国际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它和之前的《开罗宣言》都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日本必须向中国归还所有侵占领土。日本最后接受了《波茨坦公告》,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具有国际法依据。

  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合作中心所长、国际研究学部教授黄载皓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严惩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波茨坦公告》要求铲除日本通过战争谋求利益和领土的势力,并将其作为战后秩序中的一项准则。但遗憾的是,现今日本执政者一系列逆历史潮流的言行,都是对当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的否定和歪曲,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在内心深处并没有接受战败投降的事实。

  黄载皓认为,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正在走回头路。中日、韩日之间的岛屿争端与其说是领土问题不如说是历史问题。日本对争议岛屿的立场实际是在挑战《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

  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田中宏对本报记者说,《波茨坦公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文件,也是日本在思考如何面对历史以及如何开拓未来时的重要法律基础。

  日本“继承与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纪念《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日本人,必须要坚决反对并阻止安倍破坏日本宪法、强行在国会通过安保法案的危险行径。(记者 张朋辉 李晓宏 温宪 黄培昭 陈效卫 曲颂 管克江 万宇 刘军国)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27日 03 版)

【纠错】

责任编辑:鲁芳

请在下面对话框中填写您的意见,我们会尽快解决,感谢您与我们联系,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姓名:

*

手机:

*

电话:

*

Email: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

请输入:

提交

相关链接 >>

韩媒:中国在经济和国防等多个领域正在超越日本

境外媒体:金砖银行上海开张 彰显中国全球影响

外国人眼里的“一带一路”:模式创新 区域融合

外媒:中国2015年上半年空气质量有所好转

英媒:世界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 经济议题重中之重

外媒: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惠誉穆迪“点赞”

世行行长“力挺”中国政府稳定资本和货币市场举措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经济上半年运行情况

英媒:中国努力消除快速增长造成的环境危害

外媒关注中国网络安全法 赞其系有效管控措施

外媒:中国借“一带一路”助力新疆发展

美媒:中国恢复“丝绸之路”让民众自豪

外媒:“一带一路”战略助西藏融入世界

美媒:中国官员重新规划北京 缓解市中心压力

Copyright www.sci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10669号-8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专家解读:重温《波茨坦公告》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_要闻_新闻_中国政府网

专家解读:重温《波茨坦公告》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_要闻_新闻_中国政府网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公务邮箱

旧版回顾

 

国务院

新闻

专题

政策

服务

问政

数据

国情

首页> 新闻> 要闻

 

专家解读:重温《波茨坦公告》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27 07:1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分享

 

新华微博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梁淋淋、谭晶晶、王慧慧)69年前的今天,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日本战败后宣布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公告重建了国际社会战后秩序,确立了亚洲和平稳定发展的起点,然而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目前却受到日本右翼势力挑战。专家表示,此刻重新审视《波茨坦公告》精神,对更好维护东亚和平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波茨坦公告》是日本必须遵守的重要国际法文件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时在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时承诺“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其继承者忠实执行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文”。

专家表示,在国际法中,宣言、公告、公报、议定书、新闻公报都被视为国际条约。按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二条规定:“所谓‘条约’,指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也不论其特定名称如何”。而《日本国宪法》第98条第二款也明确规定:“日本国缔结的条约及已确立的国际法规,必须诚实遵守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员王珊说,日本是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公告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投降进程,建立了战后秩序,是日本必须遵守的重要国际法文件。

王珊表示,当今东亚国家关系处在波动中,其中很重要原因是日本没有严格恪守公告原则和精神,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安倍政权通过参拜靖国神社美化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企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严重挑战国际公认的政治、法律秩序,危害地区和平与安全。

《波茨坦公告》是解决钓鱼岛归属问题的法律基础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则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而1943年12月1日发表的《开罗宣言》则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根据这两份文件,从国际法角度,日本于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窃取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应归还中国。”外交学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说。

对于日本关于“《旧金山和约》规定把钓鱼岛交美国托管,日本是从美方手中接过管辖权”的说辞,周永生表示,《波茨坦公告》指明日本主权内其他小岛需经“吾人”决定——即需中、美、英和当年8月8日正式声明加入的苏联这四个国家共同指定才有效,而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意,违背了《波茨坦公告》,是非法和无效的。

“公告从国际法的角度,要求日本归还一战以来窃取的领土,对当今日本右翼言行无疑具有重大牵制作用。”王珊说。

《波茨坦公告》精神是国际社会仍应坚守的重要准则

专家指出,随着时间流逝和历史意识的缺失,《波茨坦公告》所建立的战后秩序在日本正在受到忽略,一些日本右翼势力总是试图弱化甚至抹杀公告的作用和影响,突破战后体制,这让日本重蹈二战覆辙的危险性正在增大。

“战争与和平的界限很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擦枪走火。”王珊说,安倍自上台后频出右倾言论,修改和平宪法,企图取消和平主义理念,修改了武器出口三原则,试图解禁集体自卫权,势必要破坏整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而一些日本同盟国为了自己利益放纵日本,给整个亚太地区安全环境制造了不稳定因素。

“国际秩序不能被淡忘,不能任由安倍政权的右翼言论、解禁集体自卫权等行为,把二战胜利成果推翻。东亚国家、国际社会要对当今日本政权的发展苗头保持警惕。”王珊说。

周永生表示,在共同维护战后秩序上,一方面,中韩等二战受害国应联手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忠实履行战争结束时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政治承诺;另一方面,美、英以及所有曾参与制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国家还应负责任地坚守立场。

“《波茨坦公告》所确立的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社会要以史为鉴,共同捍卫国际法秩序,共同维护东亚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周永生说。

责任编辑: 雷丽娜

相关链接

日本窃取钓鱼岛 《波茨坦公告》勒令其归还中国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委

航天局

原子能机构

核安全局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宗教局

参事室

国管局

预防腐败局

版权局

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国研室

台办

新闻办

防范办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信访局

粮食局

能源局

国防科工局

烟草局

外专局

公务员局

海洋局

测绘地信局

铁路局

民航局

邮政局

文物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煤矿安监局

档案局

保密局

密码局

地方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驻港澳机构网站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驻外使领馆网站

驻外机构

新闻媒体网站

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国网

中央电视台

求是

中国日报

中国广播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青报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中央企业网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

中国盐业总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中国中丝集团公司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侨城集团公司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珠海振戎公司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有 关 单 位

供销总社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央政府采购

国家域名注册管理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 搜狗百科

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 搜狗百科《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1]。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网页微信知乎图片视频医疗汉语问问百科更多»登录帮助首页任务任务中心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1]。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中文名波茨坦公告展开别名波茨坦宣言展开签订方中美英展开外文名Potsdam Declaration展开签订时间1945年7月26日[2]展开影响力日本有条件投降展开参考资料:1. 中文:波茨坦公告(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引用日期2019-07-29]2. 《波茨坦宣言》述论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3-23]词条标签:历史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词条信息词条浏览:59573次最近更新:22.05.06编辑次数:6次创建者:头皮屑在飞突出贡献者:新手指引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问题解答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意见反馈及投诉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对外合作邮件合作任务领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词条编辑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投诉登录企业推广免责声明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SOGOU.COM 京ICP备110018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